无论采用什么类型的线束,都需要预装的工位,部分线束也包含有盲堵工位。回路简单的预装,无需制作预装板,拿在手上就可以完成任务。复杂预组装,可以制作预装板,方便操作和自我检测。
它要求有一份详细的预装作业指导书,让员工能够清晰、清晰地了解工作的内容,通常预装指导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:
①指导书站位
②线编号、颜色、线径、孔位
③壳体编号、孔位和简单示意图
④工序控制点,即关键点或注意事项(包括橡胶部件、传感器、二极管、锁紧等)
⑤如需包胶,应标明胶带的种类和长度
⑥盲堵号和孔位
⑦辅助工具编号
指导书就是使用最简单和容易理解的表达(例如可视化),让员工能快速完成任务,而且不容易出错。工作人员在接线前要检查端子刀头及外观,按照“一推、二听、三回拉”的原则,听到“咔擦”表示接线到位。预装的壳体完全插入要装上锁紧、盖或线扎,组装好的壳体回拉电线,电线不得拉出。每一个工作结束后都要进行自我检查。
预装的线材及材料较多,种类较复杂,其放置位置需有一定的逻辑性,不妨碍操作人员。布置工件时,应按照作业指导书上的顺序,由左向右、由上向下;同样色线的同色线不要相邻,每一件都要尽量分开,每一件都要有标识,体现照片、零件号、限量定量等信息;至少要有2个料箱,保证再补时不影响正常工作,并配有空料盒撤离的位置。对特殊电线(例如镀金或气袋)要有特殊标记,以警示雇员。最终,安装完毕后,要将其在挂线杆或输送小车上打圈放置,方便下一站或总装进行下一作业。
总装配流程从大范围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固定板、经典流水线和“H”型流水线三种,特殊类型也有翻板。
如果回路较少,操作简单的线束(如车灯线、行李箱线等)可以用固定板,可以根据订货量增加或减少板子数目,更加灵活方便。当单板不能达到产量和生产效率(例如发动机、仪表线等)的时候,随着回路数量的增加,可以考虑流水线、动态流水线、四工位、八工位等传统的流水线生产方法。但是这仅限于平板高度,而且一工位不允许两名操作人员同时平行操作,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于是出现了“H”型流水线,这种流水线特别适用于复杂的回路类型和车型(如车身线、内舱等)。较大的缺点是转速不能过快,员工会有晕板现象,低头工作时间长,也比较疲劳。
预组装和总组装贯穿于整个线束的组装中,它的制作方法和划分定义也显得尤为重要,同时也体现了一名工艺工程师的水平,这是一条需要不断探索和持续改进的路,希望大家能走得更远。